文化园地

阅读推荐

《自我突围》读后感

2024-02-22 10:59   作者:青银分公司 稽核管理中心 李若丹

《自我突围》中,施一公老师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,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策略,才能行得更远。人生漫漫,我们不单单是在过自己的人生,也是在和他人竞争与合作,找到发力点,才是自我突围的关键。

看过施一公老师的《自我突围》后,我发现自己的很多观念都十分狭隘。施一公老师认为人生这场马拉松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策略,而在他的人生当中,他在青年时期重新面对现实问题,不再规矩地做一名科学家,而是决定先经商再从政,卖过鞋当过导游,又在受挫后开始备考托福、GRE,留学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最终走上了学术之路。施一公的人生不可谓不精彩,而在他的人生当中,他大胆尝试也会在确定选择后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,最后成果不负人,他既取得了一番成就也找到了自己想走的那条路。如果说施一公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那在这场马拉松中他不仅是和自己比拼也是在和他人比拼,他还奔跑在一条前路未知的赛场上,身边人来人往,对他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影响,而他则在观察和深思熟虑后调整战略,实现了真正的自我突围。

不同于施一公老师,如今的我已经是一名工作多年的高速监控员了。我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,也希望在监控员这个岗位上做得更好,高质高效地做好每一份工作。但同时,施一公老师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。他让我认识到,生命只要还未停歇,人们就永远奔跑在马拉松的道路上,所以我不能满足于现状,而要学着开拓创新,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,不断学习与成长,将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,这样才能与时俱进,不至于被时代淘汰。学习如逆水行舟、不进则退,而我的工作也并不是一份能让人混沌度日的工作,它需要十倍百倍的细心,面对形形色色的司乘人员,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。我有时也会感叹,在偶尔面对高强度工作时会有点吃力,但这也正说明我还有进步的空间。实现自我突围,是让自己能更高效地做好分内工作,找准每一项工作的切入点,从而立足岗位不断追求卓越。

自我突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,动态调整人生着力点,方能在自我突围的道路上探寻自我的极限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