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园地

阅读推荐

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读后感

2022-07-15 10:02   作者:青银分公司 铜冶收费站 刘斯瑶

曾经我读过这样一句话:“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习呢?因为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现实去不了的地方,思维可以。”最近,我重温了古典老师的书籍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,使我再一次有所感悟,原来转换心智模式,才能更好地打开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。

有时候我们总有一种虚无缥缈的错觉,我们的人生就这样了吗?从一出生的牙牙学语,到十几年如一日的读书学习,再到父母长辈督促着结婚生子,然后买房买车还贷工作。日复一日的忙碌让我们像陀螺一样旋转不停,可这样重复又沉重的人生,到底意义在哪里呢?

紧锣密鼓地生活里,我们也曾心怀疑虑:“难道我的生活和工作就这样了吗?再也寻找不到乐趣和自由了吗?”其实并非如此,在这本书中,作者用大量篇幅为我们阐述了一个实用而有效的道理:只要能够拆掉思维里的墙,打破以往的惯性思维和理解模式,真实面对并掌控自己的生活,勇敢的去寻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不断实践、矫正、修改、规划,就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当中,寻找到快乐和方向。

而这说起来相当容易的思维转换,我将其总结为思想上的“拆除”与“新建。”所谓拆除,是指打破以往思考问题的方法,尝试以其他的角度和理解寻找问题的答案。就好像递给乐观者和悲观者同样半杯水,乐观者会说:“啊,真幸运,我还拥有半杯干净的水。”而悲观者却会说:“真是太糟糕了,我只有半杯水了,这怎么够呢?”

在工作当中,我们也常会遇见类似的案例,在收费站工作,面对来来往往形色各异的车辆和车主,总有人态度和蔼,有人凶神恶煞。加上最近天气过于炎热,出行的人很多都会被天气干扰心烦气躁,遇见态度不好的路怒族车主过收费站时,免不了被骂几句。按照以往的思维,我也会心里委屈,也会在腹中诽谤几句,这是人之常情。可换个角度想来,我可以“重建”自己的思维逻辑,我无需生气恼怒,反而在心里充满庆幸和感谢,因为这些司机只是因为天气太热或者路况不好而生气,并不是因为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而骂人,他们这一路行来,能遇见可以说话倾诉的人少之又少,就免不了抱怨几句。

只要不是冲我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发火,至少说明了在本职工作上,我是尽心尽责,能够让大家满意的。放下戒备心,用同理心和这些司机们一起吐槽两句炎热的天气,然后叮嘱他们小心驾驶,平安回家,也能像一缕清风,抚慰他们烦躁的心,在热气腾腾地夏日道路上,感受一丝关怀和凉意,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再次出发,用一颗好心情和坦然的态度继续走下去。

你看,只要转换了思维,我们就能够轻松地面对这些逆境,逐渐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,慢慢去体会平凡岗位上带给他人和自己的快乐,用轻松愉悦的方式度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。拆掉思维里的墙,重建思考问题的逻辑,及时调整看问题的角度,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,不局促于当下的不安和口舌之快,放眼于帮助司机师傅们平安出行,一路畅通,这就是转变思维带给我工作当中的意义和快乐。拆掉思维里的墙,也要重建逻辑关系,这需要我走很远的路,也需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慢慢体会,我相信总有一天,我的心会更加强大,遇见的每一件事也能淡然处之,迎刃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