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日艳阳高照,南风徐徐,照的人脸腮红润,吹的桃花竞放,柳枝渐绿。可昨日北风突袭,裹挟着寒流重新收复失地,夜间温度骤降至零下。
原来,所谓冬去春来并非如泾渭般分明,并不能有一刻零时将日头分割成昨日与今朝,它总是曲折的却也是前进的。
每日晨起打开窗帘感受一下阳光,打开手机看一眼室外温度才能确定是要脱掉秋裤还是穿上保暖,当然或许半日也要调整衣物厚度来适应这多变的天气。偶尔被它打个措手不及也会自嘲:有一种冷叫做忘穿秋裤。
但终究我们是适应这一切的,虽然频繁了些,也只是短期内对四季更替的集中表现而已。我们对天气的适应程度如同吃饭睡觉般容易,纵然它有七十二变,我们却只用一个衣柜便能解决所有。所以,尽管阴晴难控,风雪常常突袭,但我们很少会单纯因此而暴跳如雷,情绪失控。因为面对这些我们总是胸有成竹,这份笃定来自对它的经历、总结、适应,最后习以为常。成年后的我们再也不会听见雷声而惊慌失措,需要一个怀抱去躲避惊恐。
而在漫漫人生路上,除了自然界的天气无常,在我们社会属性里也有“阴晴圆缺、风霜雪雨”,正所谓世事无常。
从短期来看,我们阶段性的做一件事从不会一帆风顺,总会有无法预料的拦路虎挡在终点前;从长期来看,我们的整个人生更是曲折的,有高峰有低谷,而我们的“自由意识”决定着它的整体趋势。在与人相处中也是如此,我们的群居性决定我们一生都需要与人说、与人做,在这样的相处中情绪是互相传递的,会有喜悦分享就会有负面情绪传递。而在这些“社会风雨”的侵袭下就总会有人难以保持平静,我就是其中之一。
我想我们应该像适应天气变化一样去适应“社会风雨”,最重要的还是丰富自我,将应对“四季”的衣物填满衣橱。当我们内心强大到笃定那“风雨”无法伤我分毫时,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生前进的道路上,它就像“恩格尔系数”中的食物支出占比。
也许不到生命终点终不能知道我们是否有直面生死的勇气,但在生死间的这段人生路上,能像应对天气般包容无常世事便是强者。
南宫收费站 杨成剑
媒体矩阵
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,了解实时动态
微博
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