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说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,每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,都拼了命似的向前奔跑着,试图达到“乘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洒脱和豪情,但人们总是在社会的浮夸中渐渐迷失了原本的方向,最终只能发出“壮志未酬三尺剑,故乡空隔万重山”的感叹和悲凉。原来我们真的要停下自己的脚步了,在某个闲适的午后静静地阅读一本好书,或许文字的海洋里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关于工作的启示。
《干法》的作者稻盛和夫于我而言,是一个“工作狂”,他对工作有着一种真诚而又坦直的执着,正是因为他我才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工作。坦白地说,刚走进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时候,我只是空有梦想和满腔抱负,在残酷的社会面前它们显得那么不堪一击,身无分文的日子差点让我忘记梦想,于是工作对我而言只是一种谋生的工具,我甚至天真地认为如若没有生活的压力谁还会主动去工作,但此刻工作对于我的意义已经远远超乎了我当时的想法。此刻,工作对我来说是磨练意志、提升自我和创造价值的途径,也许我只是企业里微不足道的一份子,但是我有自己的使命、职责和追求,只要我能够把我手头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,那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满足和提高,这就是我所认为的修行。
不是只有寺庙里终日敲钟的和尚才能够谈修行,修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充满苦难,但如若没有这些苦难我们何谈修行呢?凤凰涅槃浴火重生,承受了万般痛苦,才能又迎来了生的希望;蝴蝶破茧而出,尽管一路艰辛,才能够快乐地飞翔……每一个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在修行,他们成功成名的同时不也是在不断克服万重困难、提升自我么?
修行的过程中也必然是有快乐相伴的。我仍然记得因为一份文件写得好得到领导表扬时的成就感,我仍然记得我彻夜做完所有工作时的充实感,我仍然记得和同事们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时的满足感。这一路的风景中,我收获了患难与共的战友、和蔼可亲的领导以及社会上的种种人情世故,谁又能说工作不快乐呢?
这修行的过程必定是痛并快乐着的,如果工作的意义上升到修行这个层次的话,那我们每个人都将是最优秀的员工,我们必定会在这拼搏和奋斗的过程中不再迷茫和畏怯,于个人、于企业,我们必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,成就更大的财富。
稻盛和夫先生的《干法》如同一剂良药,去除我心灵上所有的病垢,给予我太多工作中的启迪,它告诉我工作是一种修行,让我不畏工作中的种种困难,不惧前方的种种坎坷,在工作的道路上一路欢唱,一路高歌。
栾城收费站 张子明
媒体矩阵
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,了解实时动态
微博
抖音